焦點
-
VESA協會推出HDR開放標準,制定3款DisplayHDR認證等級400、600、1000,搭配自我測試工具,推動產業進入下世代HDR新境界,現場直擊快報
去年(2017年),VESA(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推出DisplayPort 1.4規範,導入最新的Alt Mode USB-C與HBR3的規範,讓顯示器能透過USB-C的介面來傳輸高解析度的視訊畫面,以利新一代手機娛樂、專業視訊與電競應用。 今年(2018年),VESA再度推出DisplayPort 1.4a版本,除針對手機平台推出VDC-M壓縮標準、DP8K訊號線認證標準之外,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針對顯示器產業,制定出DisplayHDR的新標準,該標準明確制定出HDR 400、600、1000等入門、中階、高階的HDR顯示器的效能分級標準,搭配VESA協會將於近期展開各種符合HDR的產品認證計畫,將加速產業推出相關的認證產品。 HDR(高動態範圍)這個詞,只要是跟影像、視訊有關的,近年來都會看到這個名詞,從電視、電腦、數位相機、手機,以及各式3C產品都有機會看到,簡單來說,加入HDR主要目的,就是要讓畫面的亮處更亮、暗處更暗,以呈現出最接近真實世界所看到的樣子。 在電視產業中,UHD Alliance(UHD聯盟)在2016年推出了Ultra HD Premium的規範,定義出高達1,000nit與BT2020的亮度與色域標準,讓具備HDR功能的電視,可大幅提升可顯示的色彩與對比範圍,以提供更真實自然的影像,讓影像近乎親眼所見的真實世界。 然而在電腦專用的各種顯示器方面,雖然有廠商推出符合Ultra HD Premium標準的高階顯示器,由於其協會必須繳交權利金,使產品售價也跟著Premium起來,對於市場剛開始的推廣不易,且對筆電顯示器來說,目前技術也暫時做不到Ultra HD Premium的等級。相較於VESA協會來說,他們在視訊標準的制定已有近30年的歷史,會員遍及各產業,因此VESA推出的視訊標準,對產業來說絕對是舉足輕重,這次VESA針對HDR的統一認證標準,推出了HDR400、HDR600與HDR1000,就是要讓電腦產業也有相對應的標準可供遵循。除了原先的最高規HDR1000效能標準(相當於UHD Premium)之外,還制定出HDR600與HDR400這兩種中階與入門效能標準,只要符合該標準的產品,就可打上認證標章,會員是不需要繳交權利金的。 對於製造商來說,VESA的DisplayHDR全新標準,除可打破業界以往濫用HDR(高動態範圍)一詞來號稱自己的產品支援HDR之外,也能給予業界一個開放且完全透明化認證標準,能協助各LCD顯示器製造商,製作出不同HDR效能分級的產品。 對於一般消費者端而言, VESA協會也推出自我測試工具,讓一般用戶能夠自行下載測試工具,來檢視自己的顯示器是否符合最新的HDR標準,讓玩家們無論是在看影片或玩遊戲時,能夠看到更優異的畫質,展開豐富的視覺饗宴。 以下就是這次VESA發表的三篇相關新聞(A)、(B)、(C)。以及發表會的現場直擊(D)! 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宣布制定顯示器產業第一個高動態範圍(HDR)畫質的完全開放性標準,透過釋出測試規格,明確規範亮度(luminance)、色域(color gamut)、位元深度(bit depth)、以及從全白到全黑所需的驅動電壓上升時間(rise time)。新釋出的VESA高效能螢幕與顯示器相容測試規範(DisplayHDR),初期瞄準搭載液晶顯示器(LCD)面板的筆電顯示器與PC桌機螢幕的需求。首度釋出的DisplayHDR 1.0版制定三種不同的HDR系統效能,來促進PC市場全面採納HDR技術。HDR提供更好的對比與顯色精準度,色彩也比標準動態範圍(SDR)螢幕更加鮮艷,因此逐漸受到各類應用的青睞,其中包括電影、遊戲、以及製作相片與影片內容等。 VESA在採納20多家會員公司的意見後,才發展出DisplayHDR規範。這些會員包括生產顯示器、繪圖卡、CPU、面板、顯示器驅動及與元件的各大主要OEM廠商,以及色彩校正方案的供應商。參與廠商的名單敬請參考網站。 DisplayHDR 1.0版瞄準目前在PC市場顯示器擁有超過99%比重的LCD。VESA未來釋出的新版規格將納入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與其他顯示技術,來因應日趨普及的新產品,另外還將提升至更高的HDR效能。DisplayHDR的發展主要受PC市場的各種需求所帶動,但也在其他市場推升HDR效能水準。 HDR標誌與品牌大量出現,但直至目前都沒有一個完全透明化測試方法的開放標準。由於廠商通常沒有提供詳細的HDR效能,消費者也就無法取得有意義的效能資訊。透過DisplayHDR,VESA目標希望藉由以下步驟來消弭這項問題: ● 創定一項初期瞄準PC產業的規範,未來將公開透明地與各界分享 ● 開發一套自動化測試工具,讓終端使用者能自行下載進行測試 ● 針對HDR提供一整套健全的測試標準,能明確測定購入裝置的效能 新規範針對PC顯示器定義三種HDR效能等級,分別為基本(DisplayHDR 400)、中階(DisplayHDR 600)、以及高階(DisplayHDR 1000)。這些等級根據8項特定參數要求與相關測試進行評比,其中包括: ● 涉及不同情境的三項尖峰亮度測試:小型點狀光源/高亮度、短時間全螢幕閃光亮度,以及在明亮環境的最佳使用狀態,像是戶外日間或明亮的辦公室照明 ● 兩項對比量測:其中一項是原生面板對比,另一項是局部調光(local dimming) ● BT.709與DCI-P3色域的色彩測試 ● 位元深度要求測試:這些測試模擬最低位元深度,包含由終端使用者的簡單視覺測試來確認結果 ● HDR反應效能測試:透過分析背光對亮度變化的反應速度,針對遊戲與快動作電影的理想顯像表現之背光反應設立效能指標 VESA DisplayHDR任務小組負責人暨英特爾(Intel)的VESA駐會代表Roland Wooster表示:「我們選擇400 nit作為DisplayHDR規格的切入點,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400 nit亮度比一般SDR筆電螢幕還高50%;第二,位元深度要求是真實8位元,而大多數SDR面板僅有6位元,再透過抖色處理模擬出8位元視訊顯像效果; 最後,DisplayHDR 400規格要求至少支援HDR-10與全域調光。透過這種分級式規格,從基本效能一路涵蓋到高階HDR效能,PC製造商終於擁有一致、可測量的HDR效能參數。此外,消費者在選購新PC時可認明HDR評比數字,即可得知產品的真實效能。」 VESA執行總監Bill Lempesis表示:「發展這項規格是在一系列視訊標準中很自然的方向。此外,我們領先各個標準機構,率先針對HDR認證發展公開釋出測試工具,針對上述各項測試擬定一套方法,終端使用者無須投資昂貴的實驗室硬體就能使用。大多數測試僅須用到色差儀(colorimeter),而許多使用者手邊已有這類設備。簡化測試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要素,有助於讓DisplayHDR成為一項真正可行且方便消費使用的規格。」 VESA於2018年1月9日至12日的CES電子展上,展出多款符合DisplayHDR規格的新產品。有關開放式DisplayHDR規格與測試工具的詳細資訊,敬請瀏覽官網。 備註:nit是可見光強度的單位,通常用來指明LCD螢幕的亮度。一個nit等於一平方公尺一燭光的亮度。 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宣布DP8K認證的DisplayPort訊號線已問市,且原生DisplayPort訊號線也確保能支援DisplayPort High Bit Rate 3(HBR3)。HBR3是DisplayPort標準1.4版支援的最高位元率(每條管線8.1 Gigabit/秒的傳輸率),速度足以用單條訊號線傳送每秒60幀(fps)的8K解析度影片,或驅動多部4K解析度的螢幕。HBR3支援的重要應用包括高效能遊戲、擴增實境/虛擬實境(AR/VR)、及電視廣播。HBR3傳輸介面已廣泛地被許多消費產品採用,包括GPU與螢幕,因此VESA認證的HBR3訊號線將為產業生態系串接起關鍵的最後環節。 VESA目前正與會員公司聯手發展下一代DisplayPort標準,計畫將DisplayPort的資料傳輸率提高2倍以上,並預計在未來18個月內公布這項更新規格。顯示介面需要進一步的發展來因應傳統顯示器在未來效能上的需求,如8K以上的解析度,及包含4K以上VR解析度用於提升AR/VR顯示器的使用者體驗等。 VESA理事會副主席暨AMD顯示技術資深院士Syed Athar Hussain表示:「隨著螢幕解析度、更新率、及色彩空間持續成長,我們看到顯示器、獨立繪圖卡、及行動PC平台擁有採納HBR3的強勁需求。HBR3認證訊號線能促進終端使用者擁有完美的連接體驗。DisplayPort HBR3能支援8K與類似3840x1080這類的特殊寬螢幕解析度,並針對高動態範圍(HDR)遊戲支援144Hz以上的更新率。」 VESA合規計畫經理Jim Choate指出:「自一年前推出HBR3認證計畫後,至今已有超過20款DisplayPort裝置進行HBR3認證,包括供電端(source)、接電端(sink)、擴充座(dock),以及目前的訊號線。透過DP8K認證的DisplayPort訊號線,業界終可達成以單一連結埠接上8K顯示器的解決方案。DP8K認證訊號線帶來更多保障,能確保產品順利運行,完全與更高的HBR3連接速度相容。」 採用原生DisplayPort介面的裝置透過DP8K認證的訊號線,即能可靠地支援5K或8K螢幕,以及各種高效能4K螢幕。在USB Type-C(USB-C)與USB-C連結方面,採用DisplayPort Alt Mode來支援HBR3資料傳輸率的「SuperSpeed USB 10 Gbps」訊號線,能提供相同等級的效能。 推出DP8K認證DisplayPort訊號線的廠商包括益實(ELKA International)、鴻碩精密電工(Hotron Precision Electronic Industrial)、德州泓巨通訊(Dezhou HongJ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今晧實業(Ji-Haw Industrial)、及寧波普銳電子(Ningbo Prime Electronic)。HBR3訊號線測試現透過各地的DisplayPort授權測試中心(ATC)執行,其中包括Allion Labs與Granite River Labs (GRL)。欲了解DisplayPort授權測試中心的完整清單可參閱網站:。 VESA於2018年1月9日至12日舉辦的CES電子展上,展出多款高效能遊戲系統,藉以說明運用DisplayPort HBR3驅動120 fps更新率下的4K解析度能力。 結合動作感知能力的AR/VR顯示器,提供更寬的視野,虛擬世界對於解析度、更新率、及色彩深度衍生出更多的要求。此外,AR/VR應用要用到左右眼各一個共兩個顯示器,使得資料傳輸率的需求立即倍增。為因應傳統顯示器在HDR效能及8K以上解析度的更高需求,業界必須具備更高的資料傳輸率。因此VESA持續投入DisplayPort發展,預計將資料傳輸率提高2倍以上,來滿足這些應用所需的更高效能。 除了純顯示介面外,VESA還投入USB-C接頭支援的DisplayPort Alt Mode,來因應未來資料與視訊混合模式的需求。USB-C現能透過一個接頭傳送USB資料、視訊資料及電力,但若要能同時支援超高速(SuperSpeed)USB資料(目前傳輸速度為5或10 Gbps)與視訊,USB-C訊號就必須讓多種用途共用,這也使得DisplayPort的位元率被迫減半。目前在這種組態下,USB-C能透過兩條管線支援60Hz更新率下的4K解析度,或是加入壓縮機制後,支援4K HDR或30Hz更新率的8K解析度。未來提高DisplayPort的資料傳輸率也將擴展單一USB-C接頭的視訊顯示能力。 VESA執行總監Bill Lempesis表示:「VESA在2016年初發表1.4版的DisplayPort規格,以因應8K螢幕的各種需求,而這些8K螢幕現已開始問市。透過超過260家會員公司的貢獻,VESA持續專注在滿足顯示產業的未來需求。目前發展中的下一版DisplayPort更新規格與相關的視訊標準,除了能達成更高解析度與更新率外,還將支援各種新的使用情境。」 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指出大眾習慣在行動裝置上觀看更高解析度數位內容的趨勢,帶動消費電子領域採用DisplayPort及其他VESA標準。DisplayPort Alt Mode透過USB Type-C介面(USB-C)能同時傳送視訊、電力、以及資料,協助DisplayPort加速突破PC既有領域並拓展至各種行動應用。此外,VESA運用其在視訊傳輸壓縮的專業,針對掌上型顯示器市場開發一項全新的顯示介面壓縮標準,名為VESA Display Codec for Mobile(VDC-M)。VESA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2018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公布上述與其他視訊標準的發展動態。 VESA的顯示串流壓縮(DSC)標準自4年前推出後獲得廣泛回響,促成視訊傳輸壓縮的長足進展,其獲得DisplayPort、HDMI®、及MIPI®等各大顯示介面標準廣為採納,DSC不僅為各種超高解析度(UHD)顯示應用提供畫質無損的壓縮機制,還支援高動態範圍(HDR)及透過DisplayPort訊號與USB-C介面傳送8K視訊的功能。VESA與MIPI聯盟密切合作,聯手開發專為智慧型手機的嵌入式掌上螢幕應用量身打造的全新VDC-M壓縮標準。VDC-M用較複雜的電路換來與DSC相同的無損畫質及更高的壓縮率。VESA計畫在2018年第2季完成標準制定以及釋出VDC-M規格。 MIPI聯盟主席Joel Huloux表示:「MIPI聯盟與VESA長期合作,將VESA的VDC-M結合在MIPI DSI顯示介面,能縮減傳輸頻寬、節省功耗、及晶片所佔用的電路板空間,這些都是現在行動裝置設計上的關鍵考慮因素。此外,無損畫質的壓縮更是首要因素,VDC-M能維持和DSC相同的畫質水準,但壓縮率更勝一籌。」 可提供最高顯示效能的DisplayPort Alt Mode,結合USB-C的高速資料傳輸與供電功能,將能協助擴展DisplayPort的版圖到例如Samsung Galaxy S8與即將推出的S9等手機、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AR/VR)頭盔、任天堂Switch在內的遊戲裝置,以及其他行動裝置。另外,將DisplayPort Alt Mode整合到像高通旗艦Snapdragon 835與845晶片、三星的Exynos、及海思的麒麟970系統單晶片(SoC)等晶片組,亦能帶動DisplayPort的市場滲透率。 根據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指出,搭載原生DisplayPort或DisplayPort Alt Mode的手機、PC及平板數量,將從2017年近2.15億成長到2018年超過3.45億(年增率達61%)。 隨著AR/VR帶動視訊傳輸對於頻寬的需求,VESA積極投入支援這項新興技術。去年成立的AR/VR專案小組(SIG)已升格成專職的任務機構。採用HBR3的DisplayPort 1.4提供必要的高頻寬(每條管線8.1 Gigabit/秒的傳輸率),來支援更低延遲、更高更新率、及更高的解析度。透過USB-C傳送的DisplayPort訊號是獲得高解析度、HDR色彩、裝置電力、以及USB資料的最佳途徑,這些正是下一代AR/VR頭戴裝置需要的元素。 如上月宣布所述,VESA已著手草擬下一代DisplayPort標準,準備將資料傳輸率提高兩倍以上,來因應未來傳統顯示器的效能需求,包括8K以上的解析度,以及透過AR/VR顯示器提升使用者經驗,其中包括4K以上的VR解析度。VESA計畫在未來18個月內釋出這項更新規格。 汽車是另一個高解析度視訊顯示器與內容快速成長的領域。DisplayPort與嵌入式DisplayPort(eDP)都越來越關注汽車產業。現今許多熱門SoC皆支援DisplayPort與eDP的輸出訊號,其中eDP是現今筆電PC顯示面板的主要輸入介面,僅需少量的線路就能支援4K解析度。VESA近期剛針對汽車顯示器連結成立一個專案小組,來討論顯示器介面的各種需求,以及專門支援車載顯示器應用的潛在新標準。首次會議已於2月22日週四舉辦,參加者包含VESA會員與非會員們。欲瞭解VESA汽車顯示專案小組的詳細資訊,敬請瀏覽官網www.vesa.org。 VESA執行總監Bill Lempesis表示:「自VESA成立近30年來,一直是產業體系發展視訊標準的領頭羊。行動裝置市場與應用的持續成長,正顛覆電子產業的面貌。視訊傳輸各方面的改進,加上顯示器、GPU、以及轉移至5G連網等方面的技術,都是改善行動顯示經驗不可或缺的要素。VESA致力於讓行動產品擁有媲美固定式主機螢幕的畫質及高普及率的連結介面。」 VESA於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展示各種方案,強調其設定的標準造就多元化功能,列舉以下: ● 4K解析度的顯示串流壓縮:由VESA開發的DSC最新版(v1.2)標準,其中一個目標就是促進消費性8K顯示產品市場,此次大會中並列展示壓縮與未壓縮的4K影片,來展現其逼真畫質的卓越表現。 ● DisplayHDR:VESA展示華碩(ASUS)最新的ProArt PA27AC顯示器,其符合VESA 針對筆電與桌機螢幕顯示器所推出的DisplayHDR400標準。 ● 8K 解析度:VESA 透過惠普(HP)Envy x360筆電連接到戴爾(Dell)UltraSharp 32 Ultra HD 8K 60Hz的螢幕(UP3218K),此螢幕提供3320萬像素的7680×4320解析度顯像,來展示DisplayPort驅動8K螢幕的能力 。 ● 透過USB-C傳送DisplayPort訊號 :VESA展示一系列全新上市的手機、筆電、平板,這些新機種皆有搭配USB-C並支援DisplayPort Alt Mode。 ● AR/VR:VESA展示透過USB-C傳送DispalyPor訊號的DAQRI Smart GlassesTM ,其能將周圍環境的資訊即時傳送到使用者的眼前,讓之前不易看到的影像成為得以一眼掌握的顛覆性資訊與情資。
-
Backblaze公布2018第一季硬碟使用可靠度報告
雖然固態硬碟(SSD)已經越來越普及,但對於有大容量需求的使用者來說,傳統硬碟(HDD)還是必選的項目。自2013年4月以來,雲端服務商Backblaze紀錄並保存了自家數據中心的硬碟數據,其中包含了製造商、日期、型號、序號及各種運作狀態等資料,並不定期公布硬碟的故障率報告,而今年第一季的報告出爐了! 截至2018年3月31日,Backblaze共有100,110個硬碟正在使用中;其中有1,922個是系統碟,其餘98,188則是作為資料碟,容量最小為WD的3TB、最大的則是Seagate的12TB產品。Backblaze本次報告針對這些作為資料碟的98,046個硬碟,為了數據可靠性,同型號至少需超過45個以上才納入採計,如此做了統計與分析。 整體來說,平均故障率為1.2%,低於2017年第四季的1.65%不少;報告顯示單一故障率最高是Seagate的ST4000DM000,30,941個之中有178個產生問題,其故障率高達2.3%。(Backblaze溫馨提醒:季度報告可能是相對較不穩定的,特別是那些數量較小的樣本。) 翻閱上季資料可以看到「冠軍」也是Seagate,只是型號不同,其ST4000DM005故障率高達29.08%。另外,回顧過去五年的資料,2013至2018年之中,故障率最高的則是WD的WD30EFRX,其故障率則高達6.47%,第二高的依然是WD的WD60EFTX;整體平均故障率則是1.84%。 其中可以觀察到HGST的8TB硬碟(型號HUH728080ALE600),裝配數量從上季的45個增加到1,045個。Backblaze表示隨著10TB與12TB的硬碟變得更加普及,價格也逐漸下降,符合了Backblaze的預算,因此進行了大量採購。 Backblaze表示,2018年開始,增加了10項SMART數據,其中包含: 177 – Wear Range Delta 179 – Used Reserved Block Count Total 181 – Program Fail Count Total or Non-4K Aligned Access Count 182 – Erase Fail Count 235 – Good Block Count AND System(Free) Block Count Backblaze表示此五項都與固態硬碟相關,是因為本季中使用了10個固態硬碟(三星850 Evo)作為開機磁碟進行實驗,測試是否能夠減少雲端儲存空間的啟動時間;最終以實驗結論來說,其增加的效率不高,是不值得投資的。
-
熱導管搭彎角散熱導流鰭片,GIGABYTE Radeon RX Vega 64 Gaming OC 8G開箱測試
AMD當前的高階繪圖顯示晶片,是以Radeon RX Vega 64與Radeon RX Vega 56兩款產品作為代表,儘管這是在去年(2017年)8月發表推出,由於包含競爭對手的下一代產品還沒有個影子,因此Radeon RX Vega仍然是近期裝機可以參考的高價位選擇。 GIGABYTE採用Radeon RX Vega 64晶片的產品總計有4款,其中這款Radeon RX Vega 64 Gaming OC 8G屬於自製卡,訴求點在於預設經過超頻,配備WindForce風之力散熱模組,並提供6組顯示輸出端子。其設計尺寸為 278.8 x 131.6 x 5m,長度部分適宜唯獨略厚一些,因此需要3個PCIe槽的空間才能安裝妥當。 WindForce風之力散熱模組,包含2顆10公分刀刃扇葉風扇,GIGABYTE宣稱這扇葉設計能夠提升23%進風量。整體結構內包含純銅複合式熱導管、彎角散熱導流鰭片,以及銅背板、背面熱導管等元素共同組成,並且結合3D-Active Fan半被動式風扇控制系統,來取得解熱效率與靜音要求的平衡點。 對於有特殊裝機需求,或者設計奇特一些的機殼而言,GIGABYTE近來推出了PCI-E 3.0 x16 Riser Cable這項周邊,可以協助完成組裝兩三事。官方強調採用3M的Twin Axial Cable雙軸帶狀電纜,儘管是扁平線身仍然具有極佳的電器特性,無論高度彎曲或折疊仍然可以確保訊號完整性。其線身加上連接器總長度為250mm,無論是作為延長線使用,或者想讓顯示卡轉個方向固定,都是便於完成裝配的實用小道具。 Radeon RX Vega 64 Gaming OC 8G規格標示時脈設定為核心基礎1276MHz、動態超頻1560MHz,只比AMD基本設定值略高些微,而8GB容量HBM2記憶體是維持標準的945MHz(1.9Gbps)設定。如果想試試產品的極限,可以利用Aorus Graphics Engine來進行超頻調整,再增加些時脈來換取更好的遊戲流暢度。 性能實測體驗,我們維持Radeon RX Vega 64 Gaming OC 8G出廠預設值進行,當然了,如上圖所示其時脈設置實際上可達1630MHz。基礎表現如下列,同時透過3DMark進行迴圈燒機試驗時,無論Fire Strike Ultra或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都獲得99%以上的判定。而一併利用GPU-Z紀錄運作組態,期間最高溫度落在75°C,風扇轉速1463RPM約為設計轉速43%,確實是不容易感到風切聲吵雜。 以下遊戲統一使用1920x1080解析度、最高貼圖品質,牛刀小試Radeon RX Vega 64 Gaming OC 8G所能提供表現,大多至少可以達到60FPS或以上的流暢度,更甚者平均值來90~100FPS附近。當然了,Radeon RX Vega 64這等級顯示晶片在2560x1440(WQHD)解析度環境,也是相當合適的應用方向,1920x1080對它而言不過是低標而已。 Radeon RX Vega 64 Gaming OC 8G目前的市場參考價格約為24,000元,儘管挖擴熱潮讓顯示卡價格漲了不少,但是如果想要暢快大玩遊戲,當預算有超過20,000元時,Radeon RX Vega 64 Gaming OC 8G是可以參考之。 處理器:AMD Ryzen 7 1700X 主機板:MSI X3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 記憶體:Corsair Vengeance LPX(CMK16GX4M2B3000C15) 系統碟:Kingston SSDNow V310 960GB 電源供應器:XFX XTR 550 作業系統 Microsoft Windows 10專業版64bit 廠商名稱:GIGABYTE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網址:
-
Nokia 8 Sirocco旗艦手機,95%玻璃設計,限量推出!
「Nokia相信,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相信很多人當年第一支手機就是Nokia的。Nokia(諾基亞)2017年以Android系統重返手機市場,因為以往的輝煌而使Nokia也備受期待,今年採穩紮穩打的策略於4月份帶來了入門款Nokia 6.1(2018)、中階款Nokia 7 Plus以及旗艦款Nokia 8 Sirocco,本次將介紹旗艦款Nokia 8 Sirocco。 Nokia 8 Sirocco機身整體有95%都是玻璃材質,前後皆使用曲面玻璃,螢幕占比非常高;側邊5%則採用不鏽鋼邊框,整體不僅堅固也非常有質感,是重量為180g的超薄機器。規格方面搭載高通Snapdragon 835處理器,未配置最新的Snapdragon 845稍嫌可惜,記憶體為6GB、128GB的儲存空間。 5.5吋2K解析度pOLED螢幕,具備IP67防水防塵,電池容量為3,260mAh、並支援Qi無線充電,採用純淨的Android 8.0 Oreo原生系統,僅預載Google程式無多餘的第三方軟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Nokia的新機都使用Android One平台,能夠獲得保證兩年升級,還有三年持續安全性更新的服務,大大解決了過去許多Android機被「放生」的問題。 攝錄影部分,雙鏡頭分別為2倍光學鏡頭(1,300萬畫素、f/2.6)與廣角鏡頭(1,200萬畫素、f/1.7),其兩個鏡頭均有Zeiss光學認證,能夠帶來優秀的人像模式,而微距拍攝亦是Zeiss鏡頭的強項之一,結合Lumia經典的Pro Camera,可自行調整白平衡、ISO等設定。使用高感光元件,因此在夜拍下的表現也相當不錯,能夠在昏暗的環境下有不錯的表現。Nokia 8 Sirocco已於4月10日上市,採賣完不再進貨的限量販售模式,僅推出「鉑耀黑」單一色系,建議售價為新台幣20,990元。 系統:Android Oreo 8.0 尺寸:140.93 x 72.97 x 7.5mm 螢幕:5.5 吋 QHD (2560 x 1440) pOLED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35八核心 RAM / ROM:6GB / 128GB 前鏡頭:500 萬畫素(光圈 f/2.0) 後鏡頭:1,300 萬畫素(f/2.6)長焦鏡頭、1,200 萬畫素(f/1.7)廣角鏡頭 電池:3,260mAh(不可拆卸) 特色功能:一鍵雙拍、背景虛化、2 倍光學變焦、OZO 音效技術、Google Pay 建議售價:新台幣20,990元 廠商名稱:HMD Global 廠商電話:02-2719-9998 廠商網址: (01) (02)
-
AIC、U.2、M.2三種版本容量最高1.5TB,Intel Optane SSD 905P推出時間點近了
Optane SSD 905P的存在並非新聞,產品訊息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向外流傳,Intel的規劃是將更能滿足OEM廠商與玩家應用需求。該產品線預計提供AIC(Add-In-Card,介面卡)、U.2(2.5吋)、M.2(Type 22110)三種機構形式選擇,其中M.2是Optane SSD 900P所並未提供的版本,這意味以後筆電也能裝配Optane SSD,而非只能用Optane Memory來加速而已。 就當前最新訊息來看,AIC版Optane SSD 905P外觀設計多了點區隔,將會配備LED燈光效果。當然了,這樣式設計並非首次見到,畢竟Optane SSD 900P推出前曾經出現這樣的資訊,而U.2版看來也做了點調整,外殼多了許多散熱鰭片般的處理。這部分正是Intel強調重點之一,Optane SSD 905P設計運作溫度上限可達85°C之譜,反觀Optane SSD 900P是比較通俗的70°C規格。 據悉,AIC與U.2版容量選擇有280GB、480GB、960GB、1.5TB,而M.2礙於機構限制是比較少見的380GB、765GB設定。其存取速度看來一般,最高循序存取大約讀取2600MB/s、寫入2300MB/s,畢竟強調重點向來在於超低延遲,Intel先前資料顯示
-
Sony DSC-RX0輕巧攝影機實測開箱,防水、防震又抗壓,口袋就能收下好用超方便!
相信最近有在定期追蹤Youtuber的玩家們,一定發現有款相機找到了「台客劇場」、「呱吉」與「the劉沛」進行業配,讓大家看見了日本幸福的雪景與我們所熟悉山景,這項產品在攝影機界掀起了一波話題,此次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Sony DSC-RX0。 DSC-RX0是採用自家BIONZ X影像處理器,除了具有相當高的影像處理速度,更提升了雜訊抑制效果與細節重現能力。搭配上ZEISS Tessar T* 24mm f/4.0鏡頭,以及1吋Exmor RS CMOS感光元件,ISO值可讓從125調整至12800。其靜態影像在16:9比例、3408x1920解析度最高可達6,500萬像素,對應NTSC電視系統格式最高可支援60p 50M (1920x1080/240FPS),另一種PAL則能夠支援至50p 50M (1920 x 1080/250FPS);而背板上的LCD螢幕與設定按鍵等設計,在監控與播放攝影成果時,能夠更快地看見成品影像。 除了上述的規格外,在攝影上有許多種模式可供選擇,相機上也有高於一般40倍的影格率,960FPS和1000FPS可以輕易拍攝出超級慢動作。除了攝影的優勢之外,本身在靜態攝影也能夠提供高達1/32000秒的抗變形快門,而且支援16FPS高速連拍模式,讓產品本身的動態主題仍能捕捉清楚。當然圖片檔案輸出也有支援S-Log2格式,讓玩家們在後製影像時有更多的彈性。 最後,因為產品本身尺寸為59 x 40.5 x29.8mm,重量大約只有95g,若是包含電池以及microSD卡大約也只有110g的重量,隨身攜帶不用再嫌重,還能夠輕盈地收進口袋當中。 除了這些特色外,更重要的是產品本身無須額外配件就能夠防水,防水的水下深度達到10m/33ft3,本身抗壓的程度也能夠達到200 kgf/2000N,不只防水、抗壓,DSC-RX0還能夠防震,提供的防震高度高達2.0M/6.5ft2,基本上從手上掉到地板上也不會有問題。 文末,玩家們若是出國需要能夠輕巧如錢包、耐摔又能夠適應各種不同的地點攝影機,或許可以選擇DSC-RX0,防水、防摔、輕巧、抗壓、攝影功能與拍照功能全部一應俱全! 型號:Sony DSC-RX0 感光元件:1.0吋Exmor RS CMOS堆疊式感光元件 有效畫素:約1,530萬畫素 鏡頭:ZEISS Tessar T蔡司鏡頭 光圈:F4.0 焦聚(f=)/*同等於35MM格式:f=7.7mm/*同等於35mm格式 f=24mm 影片記錄格式:XAVC S HF、AVCHD 2.0格式、MP4 感光度:ISO 125至12800 LCD螢幕:1.5吋/23.04萬點 無線功能:Wi-Fi功能 尺寸:59 x 40.5 x29.8mm 重量:110g(包含電池與記憶卡) 廠商名稱:Sony-索尼電子 廠商電話:(02) 449-9111 廠商官網: 建議售價:新台幣20,990元
-
《絕地求生》釋出PC 1.0第12次重大更新,地圖上再也找不到3級頭盔?!
昨日(4/26)晚間,《絕地求生》(PUBG)的開發商PUBG Corp釋出PC 1.0版本第12次重大更新;此次更新因為改動許多至關重要的元素,所以目前先行測試服實裝與測試,玩家亦可以選擇測試服搶先體驗。那我們就來一看到底更新了什麼重大訊息吧! 目前玩家在正式服當中並沒有辦法自行選擇地圖,皆是隨機配對,而只有求生島以及沙漠地圖可以自行選擇;選擇地圖時,玩家除了可以選擇一個指定的地圖,也能夠同時選擇多個地圖並隨機進入其中之一。較小的4 x 4地圖還沒公佈,從圖片當中可以看到「Coming Soon」的字樣。 其他除了選擇地圖系統之外的地圖更新為: 一、如有新地圖,我們可能會改善界面設計。如有追加更新內容會通過後續公告告知。 二、改善了組隊模式和視角選項的 UI。目前只有隊長可以選擇遊戲模式選項(地圖與視角),隊員們可以通過UI確認隊長選擇的設置。 接下來就要介紹與玩家們最息息相關的武器與道具改動平衡,改動幅度對玩家們有一定的影響,也或許如此才會先在測試服進行實裝,待獲得更多玩家回饋之後再正式進入正式伺服器。 因為此次更新幾乎對所有的槍枝皆進行重新設定。我們透過不同的槍種來一一介紹相關的改動吧! 一、手槍類(Pistols) 手槍的部分改動較為簡單,提升P92、P1911、P18C與R45的傷害量。 二、霰彈槍類(Shotguns) 提高對四肢的傷害量,並且稍微降低S686與S1897的傷害量,霰彈子彈的擴散率也降低25%,能夠撿到的霰彈槍槍口收束器,也能夠為削短型霰彈槍所用。 三、衝鋒槍類(SMGs) 提升對四肢的傷害量,稍微增加Micro UZI、UMP9和Vector的傷害量,降低了衝鋒槍類25%的垂直後座力,減少ADS(開鏡模式)中移動所發生的後座力與晃動,但是增加了ADS與一般模式之間的轉換速度。 四、突擊步槍類(ARs) 目前以突擊步槍的改動為最大宗,因為目前大多數玩家們皆依賴突擊步槍,利用那強大火力以及高穩定性來作為主力武器,所以這次稍微降低了5.56mm子彈槍種的傷害量,包括M16A4、SCAR-L、M416與AUG。至於M16A4、SCAR-L和M416,增加了30%裝填彈藥時間,AKM則增加10%。 除此之外,還增加除了AKM外所有突擊步槍的水平和垂直後座力、後座力恢復率以及後座力動作;並且統一所有突擊步槍的後座力,也限制突擊步槍最高可裝備的倍鏡為8倍瞄準鏡。 五、狙擊步槍類(DRMs) 此種武器皆增加頭部與四肢的擊傷量,降低SKS基本傷害量後,稍微增加了VSS與Mini 14的傷害量。並且增加了所有此種類槍枝的水平與垂直後座力和後座力動作,不過也降低了後座力恢復率。 六、其他槍械(LMGs) 稍微提高了DP-28與M249的傷害量,而此種輕機槍之後便無法裝備8倍以上的瞄準鏡,並加快十字弩的裝填速度來到3.5秒。 七、角色動作 稍微降低裝備狙擊步槍、輕機槍與霰彈槍的移動速度,現在會依據所裝備武器的不同而影響到衝刺時間與奔跑時間,而不在衝刺狀態下也不會發生首次射擊延遲的狀況。之後於ADS模式之下,泵動式和手動栓式槍械的裝填動作將不會減慢操作速度,並減少擊中時所發生的視角晃動,調整相關效果比例。 針對目前相當強力的破片手榴彈進行改動,增加了爆炸傷害量以及新增命中效果與動畫,但是現在被手榴彈襲擊時只會受到爆炸的傷害,不會造成遊戲角色的飛行以及擊退效果。畢竟之前玩家們被破片手榴彈炸到時,根本都只是因為飛出去所以倒地,還能夠順便把翻掉的車炸回來,真的是好萬用的破片手榴彈呢! 在投擲武器的重量也做了些許調整,破片手榴彈從12調整為18、燃燒瓶從18調整為16、煙霧彈從16調整為14、沒什麼人撿的震爆彈從14調整為12。一個遞減的概念! 此次在道具的平衡上有著相當大的改動,對玩家們有非常大的影響: 一、3級頭盔改成只會出現在空頭補給包中,並百分之百掉落。 二、狙擊步槍的快速彈匣與快速加長彈匣也只會出現在空同補給包中。 三、降低拿到突擊步槍的快速加長彈匣的刷新機率。 四、狙擊步槍能夠裝備突擊步槍的彈匣與配件。 五、原先只會出現在空頭補給包中的腎上腺素注射器能夠在地圖當中撿到,並將其使用時間從8秒降低為6秒。 再提到關於遊戲體驗部分,這部分有相當多的資訊,包括了新的槍枝、新的車輛還是新的武器配件等等相當多的更新,我們就接著一項一項帶各位玩家們看此次的遊戲體驗更新吧! 此款全新武器為使用7.62mm子彈的狙擊步槍,彈匣容量為10發,若是裝備擴容彈匣的話能夠提高至20發,全地圖都有機會掉落,而傷害相比SKS來的高卻也有更強的後座力。 除了新的全地圖槍枝之外,沙漠地圖Miramar也會有一輛全新車輛登場,是一款具有肌肉風格的4人座小轎車,主要刷新在城市中心和大馬路周圍,玩家們在沙漠地圖當中又多了一款車款可供選擇了,不用再開麵包車啦! 武器配件也提供了更多樣的更新: 一、Duckbill 此配件能夠安裝在霰彈槍(S1897、S12K)上,可以降低垂直擴散的機率,但會增加水平擴散機率。 二、Light Grip、Thumb Grip與Half Grip 此2款配件亦為全新的武器配件,Light Grip可以減少後座力的恢復時間,但是會增加垂直與水平後座力。Thumb Grip則可以減少垂直後座力,但會增加水平後座力與後座力恢復時間。2款能夠適用的槍枝相同,皆為:AR、SMG、DMR、UMP9、AUG、M416、SCAR-L、SKS,可說是相當廣泛。 最後一種為Half Grip,能夠減少垂直與水平後座力和後座力的恢復時間,算是前2款的集大成,能夠適用的槍枝有AR、SMG、DMR、UMP9、Vector、M416、SCAR-L、SKS。 三、倍鏡相關 現在除了2倍鏡、4倍鏡、8倍鏡與15倍鏡之外,還能夠在全地圖上取得3倍鏡與6倍鏡。6倍鏡能夠調節3倍至6倍的瞄準鏡,屬於較為稀有的配件。 更新當中,玩家們也可以切換紅點瞄準鏡、全息瞄準鏡與2倍瞄準鏡的準先顏色以及外型,快速鍵為Page up/down。 在沙漠地圖Miramar追加改善內容:包含了增加綠洲的面積並在其周圍增加更多建築物、城市與村莊當中增加更多小型建築以提供物品的拾取、減少城市多於建築、去除會妨礙槍戰的景觀物體、加入樹木及岩石等掩體物與簡化部分建築的室內裝潢。這些改動能夠讓沙漠地圖更為討喜,不論是增加物品的拾取或增加掩體都是相當不錯的改動。 現在船舶被破壞後就會向下沉船;並且針對游泳動作進行調整,減少水下藏匿的效率,透過最常潛水時間降低為15秒,以及超過最常潛水時間而造成喘氣時的傷害改為每秒鐘10點,原先為每秒4點。 在設置選項當中,加入可垂直鼠標靈敏度的設置選項,並透過鼠標的移動或直接輸入設定值的方式進行調整。當然,常常被「神仙」殺死也不用生氣,現在玩家們可以自訂設置級殺者觀看中舉報玩家的熱鍵。 文末綜上所述,目前影響最大的應為3級頭盔拾取以及突擊步槍改動,不只增加了突擊步槍的後座力,大幅調降其穩定性,又讓3級頭盔成為空投補給包才會出現的道具,對於玩家們的走位以及掩體使用則有著更大要求。小W編思量之後認為此次改動也好,畢竟每次看自己的隊友拾獲空投補給包內AWM狙擊步槍,結果都因為3級頭盔的緣故,一槍爆頭沒倒也是蠻痛苦的,此次更新應該很快就會回到正式服上,玩家們若還沒解完3級套裝成就,那可能要加快腳步囉!
-
Cooler Master推出TUF Gaming聯名款特別版電腦周邊
Cooler Master(酷碼)推出與Asus旗下TUF Gaming系列聯名合作的電腦周邊,其中包含特別版機殼、散熱器與電源供應器。Asus目前將TUF Gaming產品定位在電競系列入門款,有著24/7的耐用度與穩定性,主要視覺色是黃色與黑色;而ROG(玩家共和國)這玩家們比較耳熟能詳的產品線,屬於較高階的電競系列,主視覺色系為紅色與黑色。 TUF Gaming的理念是為玩家創造功能性、耐用度及視覺一致性,因此不僅十分耐用,Cooler Master推出的TUF Gaming一系列聯名產品,在外型的設計上都加入了TUF Gaming各種元素,像是TUF Gaming的代表色黃色、與其標誌,簡單來說,是針對這幾項產品了推出異色版供粉絲們選擇。 若各種零組件都採用TUF Gaming相關產品,可以想見在視覺上是非常具有一致性的,Cooler Master的TUF Gaming系列依照產品類型提供了2至5年保固,期待哪一天能夠看到玩家們與PCDIY!分享,整台主機充滿TUF Gaming系列產品的光景。
-
GeChic On-Lap 1102I觸控筆記型螢幕實測開箱,行動3C裝置的最佳夥伴!
在當今物聯網應用盛行的年代,系統開發者與創客們,大多會選擇以SBC(單板電腦)來設計簡易的嵌入式系統,像是Arduino,或是Raspberry Pi(樹莓派)這類的產品,具備迷你體積、超低功耗、功能強大、擴充性佳,最重要的是價格便宜,成為創客們的優勢選擇。此外,坊間也有不少開源的作業系統與程式開發環境,以及實際應用的書籍,讓初學者或一般玩家們,也能輕鬆透過SBC來組裝出溫控系統、家庭自動化、POS機、路由器、影音播放機、數位看板、懷舊電玩機…等等。 然而在使用這類SBC時,還是要根據應用需求,來連接一部輕巧的螢幕,以方便監看執行狀況。由GeChic (給奇創造)所設計的On-Lap 1102I筆記型觸控螢幕,就是一款可以隨時攜帶的11.6吋顯示幕,具備1920x1080的解析度、178度廣視角能力,讓您在連接樹莓派,或是其他3C裝置(例如筆電、手機、遊戲機)時,就能夠直接透過訊號線連接到本產品的HDMI x2與VGA x1訊號輸入孔,將畫面輸出至螢幕,隨時監控一目了然。 GeChic On-Lap 1102系列產品,其背後都具有擴充埠配件(Rear Dock),在背面提供隱藏式HDMI、USB和Type-C等擴充埠,提供5V-2A的輸出能力,適用於一般入門級的電腦棒(如Intel Compute Stick)、電視棒(如ChomeCast、Roku、DVB-T Stick)、SBC (如Raspberry Pi)等3C小物使用,亦可搭配行動電源的延長電池續航力。如此一來,就可以走到哪、看到哪、玩到哪。產品隨附保護蓋,在保護蓋上方有兩個類似小耳朵般的可拆式保護蓋扣來將螢幕夾住,因此外出攜帶時,可防止碰撞,防護力更加提升。創客們或商務人士亦可隨時帶著它工作出差或參加創客研討會。 GeChic On-Lap 1102I螢幕具備觸控功能,支援Windows 7/8.1/10等系統。若是Windows 7系統,由於僅支援單點觸控,因此只能當成一般的滑鼠點擊。若連接的是Windows 8.1/10系統,即可完整支援10點觸控與手勢控制。因此建議使用後者,如此一來,就算沒有安裝鍵盤與滑鼠,亦可直接透過手勢控制,當成平板電腦來使用。 值得說明的是,1102I跟另外一款1102H的功能很接近,兩者都是11.6吋(16:9)霧面寬螢幕,採用FFS廣視角薄膜電晶體面板,因此不會有反光問題。兩者差別在於:I內建觸控功能,可搭配專屬觸控筆來操作。而H有內建電池、喇叭,並提供三腳架鎖定螺絲。兩者的應用有點不太相同,但基本上都是可以互通的。 On-Lap 1102I體積迷你,不須外接鍵盤及滑鼠,就能組成專屬的觸控AIO電腦,透過多點觸控功能,即可顯示畫面或控制、聽音效,不管是玩遊戲、監控各種內容、用手寫筆來繪圖,都非常方便。整體而言,想要隨時有一款可攜帶的觸控螢幕,來連接各種3C裝置,On-Lap 1102I可說是非常速配的選擇。 ●產品型號:On-Lap 1102I ●液晶面板:11.6吋(16:9)霧面寬螢幕、FFS廣視角薄膜電晶體面板 ●真實解析度:1920x1080 ●色彩深度:1670萬色 ●像素點距:0.1335mm(H) x 0.1335mm(V) ●顯示區域:256.32mm(W) x 144.18mm(H) ●亮度對比:250(cd/m2)、1000:1 ●反應時間:12.5ms ●視角:178°(H)/178°(V) ●觸控設計:投射電容式觸控螢幕 ●多點觸控:10指 ●機殼顏色:正面=黑色、背面=銅灰色、保護蓋=黑色 ●揚聲器:2 x 1.0W (Max) (額定阻抗5.1Ω at 2KHz) ●尺寸規格:294x194x11mm(螢幕本體)、299x209x21mm(含保護蓋) ●重量:670g(螢幕本體)、920g(含保護蓋) (01) (02) 連結=(01)技嘉GIGABYTE GS27Q Gaming Monitor實機開箱,27吋Super Speed IPS平面面板2K QHD級170Hz超頻更新率 平價 電競顯示器![http://www.pcdiy.com.tw/detail/27510]
-
PCDIY! x 低壓槽,分享文章抽電影票 – 華映娛樂慶新片上映活動【名單公佈】
好康抽獎活動,又來囉!!! 趕快來參加!!!【抽獎已結束,請看下方中獎名單】 ----- ●活動名稱:PCDIY! x 低壓槽,分享文章抽電影票 – 華映娛樂慶新片上映活動 ----- ●活動贈品: 「低壓槽」電影特映券二張,共10名 特映時間:2018/05/04(五) PM20:00 信義威秀影城(台北市松壽路20號) 註:得獎者須於2018/05/04 PM19:00至 華映娛樂現場工作枱領票,電影公司保留特映場次調整時間權利。 ----- ●活動辦法: 完成以下 3個關卡任務,就可以參加抽獎: (1) 第一關任務→ 只要你是PCDIY!粉絲團粉絲 (2) 第二關任務→ 臉書文章按讚,與公開分享 (FB推文) (3) 第三關任務→ 臉書文章留言,留下通關密語。並再Tag至少 1個朋友 (FB推文) ----- ●活動時間:2018-04-26(四)~2018-05-01 (二) ●得獎公佈:2018-05-02(三) ----- ●通關密語: 留言,告訴小編「為什麼要送你票去看低壓槽?」 ----- ●PCDIY!臉書專頁 (按讚、分享、留言) 網址: ----- 金馬影帝張家輝自導自演的最新犯罪動作大片-低壓槽(The Trough) 車戰是基本、爆頭也才剛好而己!!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5JZhlSSeB0 ----- ●中獎公告: 恭禧以下得獎者可獲得低壓槽特映券二張,請於5/3 24:00前,以得獎臉書帳號,私訊。 告知您的【姓名】及【手機電話】,再於5/4 19:00至信義威秀的華映娛樂現場服務台領取電影票即可。 得獎名單: Smail-wei WU Linda Huang 吳生 蔡燦子 李佳峰 馬俊安 Sung-Yin Chen Li-ju Chen 許祐祐 Tung Huang 以上,感謝各位粉絲們的參與!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